引言:2月19日,一则“杭州两学校班级多人发热,下周停课”的消息引发关注。据当地政府部门20日最新通报,目前涉及杭州三所学校,分别是西湖区某小学(共出现10例)、拱墅区某中学(共出现5例);另外,上城区某小学12名学生有发热症状,为流感聚集性传播。
学校出现阳性病例,是第二波感染来了吗?孩子在校期间安全吗?怎样可以保护好孩子的健康?今天春雨君就跟大家聊聊这些话题,给您吃下一颗“定心丸”:
孩子在校期间安全吗?
(资料图)
不少学生家长都在担忧,孩子在学校是否安全,本学期能否顺利开学?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表示,我国在前段时间已经有较多人群被感染,形成了一定的群体免疫,所以目前不太可能引起新一波的流行。因此,杭州个别学校出现多个班级或者多个学生感染新冠病毒,也是正常现象,并不代表新一波流行的开始。而且眼下甲流、诺如病毒感染也进入多发期。即便孩子出现发烧等症状,也不一定是新冠病毒,建议家长第一时间测一下抗原,不要过度恐慌。
新冠欠下的儿童免疫债
重要结论:未来部分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新冠流行前。
过去的三年时间,中国保持着“高标准”的疫情防护,对学生而言:外出佩戴口罩、在家上网课是大家的日常,在这样的防控措施下,那些通常在冬季、春季流行的呼吸道病毒也受到了抑制。
但绝大多数病毒并不会消失,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表示,“新冠疫情后,其他病毒的新一轮反弹难以避免,尤其集中在儿童和免疫缺陷人群,只是程度问题。”。在这里就不得不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免疫债,又称免疫差距。指实施NPIs(戴口罩、保持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后人群病原体免疫刺激缺乏,易感人群增加导致群体免疫水平较疫情前下降,疫情期间与疫情前群体免疫水平间的差异即为COVID-19期间的免疫债。
而发布在《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的一文也佐证了这个观点,新冠病毒的“物理防控”措施,造成长期的“病原体低暴露”;这这种免疫债的形成,导致部分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新冠流行前。
为什么会存在免疫债
我们获得免疫的途径有两条,自然感染/恢复中获得的主动免疫和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被动免疫。而在新冠流行期间,儿童因长期佩戴口罩,保持手卫生等,减少了感染病毒和细菌的可能性,而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减少使病原体对人群的免疫刺激不足,导致易感人群增加,群体免疫下降;同时,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刺激不足,使儿童免疫系统防御能力减弱,更容易受到病原体感染。
因为新冠病毒的流行,不少疫苗接种延迟或中断了,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的延迟或中断,可造成疫苗可预防疾病易感人群增加,群体免疫水平下降,发病率上升。还有一点就是母源性抗体滴度下降 新出生婴儿是易感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较低滴度的母源性抗体转移到婴儿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早出现下降,使婴儿无法达到预期的免疫水平,易感风险增加,免疫差距增大。
怎样降低免疫债
除了常规的保持戴口罩、保持手卫生外,疫苗接种对大部分人群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约疫苗,上春雨医生
流感疫苗已上架,一键预约
目前覆盖北、上、广、深、天津5个城市
“阳”过以后,什么时候可以接种疫苗呢?
疫苗的接种,是为了宝宝能获得更好的免疫力。如果您的宝宝不小心“阳”了,又到了预防接种的时间,家长应先确认宝宝的身体状况,最好是核酸检测阴性或抗原转阴后14天,且所有症状完全消失后进行接种;
如果还有以下症状,建议延迟或咨询医生后接种,因为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疫苗不良反应的判断:
有发烧、咳嗽症状(不论感染的是新冠病毒还是流感病毒、普通感冒);
家里或幼儿园有新冠病毒感染者或确诊病例;
处在某种严重疾病的急性期。
如果是要接种新冠疫苗,家长需在宝宝感染后6个月后接种。
但如遇紧急的情况,如需接种破伤风疫苗、狂犬疫苗等,则需当天尽快接种!
虽然绝大多数宝宝疫苗是可以延迟接种的,但为了保证宝宝的健康安全,最好还是按时、按需接种疫苗。
宝宝接种新冠疫苗需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我们先将宝宝拆分为3岁及以下儿童,以及3~17岁人群:
3 岁及以下儿童:暂不推荐接种新冠疫苗。
3-17 岁人群:
建议进行基础免疫,加强免疫。暂不推荐。
疫苗可以选择:北京所、武汉所和科兴中维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以及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 细胞)。
接种剂次和间隔: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2 剂次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 周,第2 剂次在8 周内尽早完成;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 细胞),接种3剂次,相邻 2 剂次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 周,第2 剂次尽量在接种第 1 剂次后 8 周内完成,第3 剂尽量在接种第1 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
参考文献:
1、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解读http://www.nhc.gov.cn/xcs/zhengcwj/202301/d151963730cc45a4a77e6b241e786d35.shtml
2、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J].中国疫苗和免疫,2021,27(02):121-151.
3、高迪思,甄橙.关注儿童接种 构筑健康屏障[J].中国卫生人才,2021(04):72-73.
4、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的通知, 2021-03-12,http://www.nhc.gov.cn/jkj/s3581/202103/590a8c7915054aa682a8d2ae8199e222.shtml
5、韩鹏,郑跃杰,杨永弘,等.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的免疫债及其影响[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38(1):.DOI:10.3760/cma.j.cn101070-20230104-00004.[网络预发表].
往期推荐
下面突然突出“一块肉” 怎么办?
中国首例5G超远程机器人肝胆手术成功,揭秘机器人手术在中国的前世今生
真实用户 、真实医生、ChatGPT;当它们一起在线问诊,会碰撞出什么火花
张朝阳的“四小时睡眠法”适用于所有人吗?褪黑素可以帮助我们睡的更好吗?
Copyright 2015-2023 京津冀供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